一开始,程沐收到请柬的时侯,并没有放在心上。
后来他才知道,这张邀请函的价值很大,而且他这个医馆的掌柜也被邀请来了,这其中的深意就值得深思了。
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,自然知道李想在打什么主意。
“都别说了,看这架势,好像是陛下与皇后娘娘到了,这颁奖典礼,怕是要开始了。”
程芳感觉到大讲堂外热闹的气氛,便拉着程沐起身,准备去见里面的大佬们。
……
“汉王叔,你觉得李想这么热衷于科学研究,是不是真的很厉害?”
李承乾与李元昌并肩而行,朝着大讲堂的方向而去。
这段时间以来,李承乾和李元昌走的很近,两人也算是志通道合了。
汉王李元昌身为李渊之子,在长安城之中,也是颇有势力的。
而且,他的书法,在皇族中也是出类拔萃的,在士子中,也是颇有号召力的。
李承乾没有李泰的天赋,也没有李泰和长安城中的士子们的关系。
现在李元昌帮他拉拢士子,正好弥补了他的短板。
“太子,我到现在都没弄明白,科学到底有什么用。不过我觉得,这个奖里有医学和农学两个奖项,都是很吸引人的。”
“听说李想在江南道推广南洋水稻,获得了巨大的成功,当地的人都把他当神一样供着。别的不说,光是剖腹产这一点,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。”
李元昌虽然心胸狭隘了一些,但是出身于皇室,他的眼力还是有的。
若是能安安分分的专心写字画画,说不定唐初还能多出一位书画大家。
“不过,据我所知,朝中很多大臣都是反对科学的,尤其是国子监的大儒们,更是反对科学的。你觉得我应该支持科学,还是应该反对科学?还是不表态?”
对于李想,李承乾自然是不爽的。
但如果支持科学,能让自已坐稳太子的位置,他也不会反对。
当然,现在看来,对科学持反对态度的人会更多。
毕竟,如果他反科学,那么朝堂上的许多大儒,都会先对他产生好感,弥补过去两年来给大家造成的负面影响。
“儒家正统之位,想要撼动,谈何容易?如今朝中州官,哪个不是自小就学过儒家?想要让他们相信科学,谈何容易?”
“太子殿下,依臣之见,科举之事,我等自然不好反对,但格物之事,若有人反对,影响也不会太大,还能增加儒门之人的支持,倒也值得一试。”
李元昌的这个办法虽然有些取巧,但是却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。
当然,如果他也是个穿越者,知道格物对于未来有这么大的影响,那就绝对不会这么说了。
“好,就依汉王叔之。”
……
“大家都知道,这一次是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,请大家多多指教。这个奖项,其实已经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了。”
“曲辕犁,南洋水稻,新甘蓝,新萝卜,南洋大米,棉花,玻璃镜,大钟……”
“这些东西的出现,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好处,已经不用多说了,公道自在人心。但是,我们也不能让那些发明这些技术的人,就这么默默无闻的活在这个世界上,谁不想每天都过着风花雪月的生活?”
这一次,李想作为主持人,亲自主持了颁奖典礼。
简单的打过招呼之后,便直奔主题。
在场的人很多,但真正明白李想举办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是什么意思的,恐怕没有几个人能理解。
就连李世民都很支持李想搞这个奖,不过他并不是很在意。
当然,这也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,这个的奖项背后,隐藏着什么样的利益。
可以想象,如果诺贝尔奖是华夏的,那么这个奖项,将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奖项,这对于国内的各个学科来说,都是一种巨大的刺激。
“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,不是针对某一个科学成果,也不是针对某一个研究对象。但是,他却是评委会每年评选出来的最有价值的发明。”
“这些东西,或许一时半刻看不出来,但你们可能已经开始感受到它带来的好处了,但不管怎么说,这都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。”
“很多人都不明白,数学奖和农学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奖项里,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重要吗?学农学有什么用?不如给经学设个奖吧。”
李想此一出,大讲堂内的所有人,都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