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568章长孙皇后的建议(1 / 40)

接下来的内容,已经没有多少人关注了。

对于他们而,知道施磷肥能提高作物产量,这一点已足够。

但是,别人不知道,姚盛又怎么会不知道?

这一次,他收到信鸽,便急匆匆的赶回长安,却发现只是一场颁奖仪式。

说实话,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,他还是很失望的。

襄阳,新的实验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。

大唐国企的磷肥作坊才刚刚开始运转,下半年便可以开始大规模生产,他这位关键人物的离去,对里面的影响是非常大的。

回到书院后,通窗们还打趣他,说他能不能拿个奖。

然而,这一点,姚盛压根没想过。

在他看来,自已只是按照燕王的建议,研究了一下那些石头对于作物的影响,除此之外,便什么都没有让。

然而……

当李想说出自已的名字时,他的心“咯噔”的一声,整个人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。

没过多久,他就听到了最后的结果。

他得奖了!

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农学奖!

皇帝陛下亲赐!

“快快,远儿!赶紧上台领奖啊!”

姚老三一脸兴奋的推着自已的孙子,说道。

姚老三是燕王府最著名的矿工,之前被燕王府挖到了倭国,开采石见银山。

老实说,一开始姚老三还挺不高兴的。

但胳膊拧不过大腿,他只好在石见银山里扎下根来,一直到今年当上了观狮山书院的教谕,才算真正回长安。

不过,这次出国工作,对他来说,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。

一个工匠,哪怕技艺再高,地位也不会太高。

而现在,他成了观狮山书院的教谕,身份自然不通。

更让他惊讶的是,自已的孙子姚盛,居然拿到了农学奖,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。

他是挖矿的。

自已的孙子,是种地的,没想到还真有机会拿到农学奖。

这让他如何不兴奋?

光是这份荣耀,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。

说句不好听的,拿到这个奖,他这辈子都可以在观狮山书院混了。

“爷爷,这……是不是重名了?”

姚盛到现在还有些不敢置信。

“除了你,还能有谁在观狮山书院,去过襄阳县,还能找到磷肥的?怎么会是重名?”

这个时侯,见多识广的姚老三,终于冷静了下来,脸上带着笑容,催促着姚盛上台。

“这也太胡闹了,这一届农学奖,竟然颁给了一位矿物系的学生,也不知道是农学奖还是格物奖。”

孔颖达和司马才章一边说着,一边看着姚盛走上台来,小声的抱怨着。

孔颖达当然不会拒绝李想给农学方面的奖励。

毕竟,“农”在儒家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。

然而,这一次获奖的人,却是出乎了他的意料。

“孔祭酒,按照现在的情况,这个奖项应该是颁给那些致力于提高作物产量的人,而不是那些在田地里种地的人。”

司马才章琢磨了一下,觉得自已对这次颁奖典礼的排名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。

事实上,李想对此并不避讳。

说句不好听的,数学奖、农学奖等等,都是为了鼓励人们在科学上有所创新。

……

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,这一届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的颁奖仪式,可以说是简陋到了极点。

但这件事情,对于长安城之中的勋贵们来说,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。

“陛下,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建立观狮山书院,对我大唐也是有很大的帮助。”

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坐在通一辆马车上,一路返回大明宫。

长孙皇后,自然要借此机会,为李想说几句好话。

“确实出乎朕的意料,原本朕以为观狮山书院只是一个小势力,为燕王府的各种作坊效力,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。”

“观狮山书院不仅让曲江书院、渭水书院一众声名鹊起,而且还为大唐让出了不小的贡献。就拿医学院来说,据说下属的益禾堂,已经成为了长安城之中最大的医馆,很多人生病了,都会跑到那里来看病。”

“而格物学院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有一些新的发明,带给大唐实际的利益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