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浩短时间内也不会再关注四大门阀世家。
而他之所以不能放松。
是因为三年强过计划的内容太多了。
眼下第一步,便是国有学堂如何配齐教书先生。
所以离开皇宫的沈浩,先和李清瑶分开。
他连科学院都没去,反而直奔翰林院。
这也是他第一次去翰林院。
朱清老爷子得知沈浩到来的消息,当即带上翰林院数位大儒,列队迎接。
“恭迎圣师。”
此时,几个白发老头子都对沈浩躬身行礼。
另外所有翰林院的弟子,也都恭敬对沈浩行礼,齐声高呼道:“恭迎圣师。”
沈浩面对如此阵仗,面带微笑道:“朱清大学士,还有诸位无需如此。”
“圣师莅临,是我翰林院之盛事,还请圣师上座。”朱清没有任何僭越,恭敬开口。
在朝时,他可以和沈浩以同僚相称。
但是。
沈浩既然来到翰林院,那他们所有学过沈浩心学的翰林院成员,都是沈浩的弟子。
无论他们以后心学造诣有多高,面对沈浩时候,他们只能称之为弟子。
沈浩见状,也不再强求。
他走到上位坐下,面朝所有翰林院学子。
朱清作为所有人的代表,开口道:“不知,今日圣师过来,是否要为翰林院诸多学子讲解心学。”
沈浩一听嘴角不可查地抽了抽,但他语气却很淡定道:“朱清大学士,今日我前来,是有事相商。”
朱清闻连忙躬身行礼:“请圣师示下。”
其余大儒闻,也整齐开口:“请圣师示下。”
沈浩这次没有任何推辞,开口道:“诸位也知道我曾经要开创全科学院。”
“原本全科学院计划一年才能培养出第一批教书先生。”
“但如今计划有变,薛家愿意承担国有学堂建造的全部银两,若是学堂建造好而没有教书先生,恐怕会成为最大的笑话。”
“所以我想请诸位去全科学院任教,先培育一批能够教授文字启蒙的教书先生。”
“而且我这里另有音律注释表一份,也能更快地让百姓断文识字。”
“但我有一个要求,不要给这些教书先生讲授圣人之道,只需要让他们认字,可以教授孩童认识基础文字便可。”
朱清微微蹙眉,不解问:“圣师,这本是传授心学的最好机会,为何不教授圣人之道。”
沈浩摇头,认真道:“孩童为人生命之初,许多孩童并非天生适合儒道。”
“我希望诸位先教授他们认字,我也会派人教授他们数术。”
“等到他们认识基础文字和数术后,他们选择钻研儒道、工匠、医者亦或者当士兵,由他们自己选择便可。”
“我既然创建全科学院,便是希望百家共同辉煌。”
“不同学术本无高低之分,工匠做到极致亦可救国,大道三千殊途同归。”
“所谓,天地之大德曰生,儒道包含天地至理,理当有包容天下之心,儒道要做的并非人人学儒,而是人人皆可是大儒。”
“因此,我们要以天地化育万物的心态去看待万千学术。”
“例如我,工匠亦可是大儒。”
“若是只为了自身道统和一己之私而想要让全天下人都信奉儒道,怕是儒道至理会被曲解。甚至多年后,将会再无传承。”
说完这些,沈浩盯住下方所有儒生。
他刚才借用了很多名,以通俗的方式讲解给所有儒生。
毕竟儒生太倔强了,他很担心这些儒生不愿意去全科学院任教。
即便是任教,他们也只会教授儒道。
如此一来,可就有违他的初心。
万一以朱清为首的儒生都不同意他的建议,那他只能拼了。
大不了再讲解一些后续的心学,立地成圣,以此身份来号令天下儒生。
然而。
沈浩始终小看了自己在儒生心中的影响力。
朱清和一众儒生听到他所说的话,内心无比震撼。
虚怀若谷,海纳百川,以自身包容天地。
这就是能够成为圣师之人的心性么。
不不不,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亚圣,单论内心,沈圣师已经有圣人之资!
这一刻,朱清激动的颤颤巍巍开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