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“他们才是真正的利益受体。”
“江源当年为什么消失得那么快,就是因为他不是单独跑路,他是被默契送走的。”
“因为他要是留下,一旦事发,那桩女星事件就是突破口。”
“公众不怕黑金,不怕资本运作,但公众怕死。”
“尤其是——年轻、漂亮、有流量、有粉丝的女明星。”
属下的额头已泛出薄汗,低声道:“如果这件事被引爆,哪怕只是影射……整个资本圈都要动荡。”
“最怕的,是引发连锁效应。”
“我们能控得了几个媒体?能压得住几个爆料号?”
王远东没有回头,语气却像钉子钉进木板:
“控不住。”
“舆论的情绪,是最不稳定的变量。”
“哪怕你提前投放水军、诱导方向、控评洗地——只要一段旧视频、一张当年后台照、一句疑似证词流出,全局就会崩。”
“因为没人记得江源。”
“但所有人,都记得那位女星。”
“她的脸,是记忆。”
“她的死,是标签。”
王远东停顿片刻,低声道:“而标签,一旦重新贴上去,就不是我们说撕就能撕下来的。”
屋里气氛彻底沉了下来。
属下的声音几乎压进喉咙:“那……您觉得,李二宝真的会选这条线?”
王远东摇了摇头,没有正面回答。
他缓缓坐回椅中,眼神沉静:“他还没放。”
“说明他在等。”
“等外部信号,也等内部反应。”
他顿了顿,唇角轻轻一勾:“他在等宋鸿业。”
属下一怔:“宋鸿业?那个早就流亡米国、已经销声匿迹的老家伙?”
王远东微微抬眼,语气淡淡却有力:“江源诈死案,最大的受害者表面上是基金持有人,是几家被掏空的资本,但从链条最深处看——那笔文娱并购基金的终极控制人,正是宋鸿业。”
“他一夜之间破产、撤资、移民,所有人都以为他完了,其实是——被迫出局。”
属下低声补充:“他这些年一直定居在米国黄金海岸,表面身份是退休人士,持有绿卡,社交圈极窄。”
“没错。”王远东点头,“看起来像是彻底摆烂养老,连基金市场都不碰了,每日钓鱼、遛狗,仿佛早忘了港城。”
“可那人……太清楚了。”
“太懂金融,也太懂人性。”
“他不会甘心。”
王远东语气略沉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:“我早就安排人紧盯他,一举一动都有备案。他的社交、收发件、交易记录,甚至门口送奶工的背景——全有人盯。”
“他不出声,是因为还没看到出手的机会。”
“但一旦他动了——哪怕只是预约一张回程机票,或是转了一笔超额账,我这边的人,就会启动封杀。”
属下试探道:“如果他……真有回国迹象?”
王远东面无表情地道:“除掉。”
话语轻描淡写,却带着一种令人背脊发凉的冷硬。
“我们现在看起来‘安全’,其实只是因为——他还没出声。”
“但只要李二宝的那封信已经送出,一旦宋鸿业在那头有所反应——哪怕是一封邮件、一个通话,江源线就不是一条线了。”
王远东缓缓抬头,眼神锐利得像刀锋:
“那是一道口子。”
“洪水的口子。”
“而宋鸿业——是那道坝,最后一块松动的石头。”
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