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14节(2 / 3)

如前队后队左队右队,在河西走廊设有张掖、武威、酒泉、敦煌等四个郡,把齐郡叫济南,符离改符合……他个人不太有文学素养的样子,而且造成当时地名混乱。

第三,封建古代的女性在衣着住行方面有很大的束缚,但王莽妻子可以穿一条可以露出膝盖的短裙见客,这个在《汉书·王莽传》里有记载。

叶璐:“……”

在古人看来,王莽简直是个疯子皇帝,干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,滑天下之大稽。

换现代人看来——他可能是个穿越者,而且是在改革开放时期穿越的,连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都无法科学解释王莽汤姆苏的脑回路。

刘伯温有和王莽一样的机遇,但他没有王莽一样的男主心,他深有感触道:“在长沙古迹中我幸运窥得了一次天机,见到一些片段。”

这也是他及时收手、和来自西方明教决断的原因,华夏有祸出自西方。

朱元璋自然不肯放弃,多次向刘伯温询问天机,所以他在临时前整理了一些有助于明朝的信息给朱元璋,这跟史书记载相同。

当然——这些远远不够,他还必须得死,不然就会生不如死。

死不是明太祖干的是,是刘伯温自己然后亲人干的,所以他拒绝一切药石,朱元璋在这一点上,替刘伯温在野史中背了几百年黑锅。

明朝的很多大方向政策,包括重修古迹和对西方的态度,肯定和开国元勋刘伯温有关系。

明初破坏华夏灵地和古迹太多,整个明朝期间的确遭遇了很多天灾。

至于明朝的灭亡,主要原因还是人祸。

叶璐若有所思:“人不可能踏入两条相同的河流,未来片段终究只是片段而已。”

主神窥得的未来片段大概有几十种。

若全部都必须成真,那世界末日也不用躲了,不如早死来的干脆。

叶璐清了清嗓子,提高声音:“不知刘先生可否助我重新复苏华夏龙脉,将功赎罪?”

“愿效犬马之劳。”刘伯温犹豫了一会儿,他似乎别无选择,行了一大礼,“敢问主公姓名?”

“姓叶名璐,无字。”

新财产这么容易标记,叶璐把自己恢复到阎王爷的形象,又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,再给了刘伯温脑子硬塞了一本《六甲天书》相关书籍,和他一起离开了这座地下积石流沙墓。

红豆杉

出了古墓,一身绯袍的刘伯温飘到哪里都是人群中瞩目的焦点。

明朝是个以红色为尊的朝代,从皇帝皇后的龙袍凤袍,再到一至四品官员,都有鲜红色的正式朝服,而且刘伯温身上挂有很多金玉类的佩饰,这些饰品一看就不是凡品。

在他身边又飘着一个看不清模样的黑影,周围散发着阵阵诡异的阴气,更加证实了他可能是这个墓的主人,刹那间让今日过来扫墓纪念先辈的十几个人尖叫连连。

一时间,群众状况百出。

“刘伯温活了?!”

“扫墓扫到活生生鬼怎么办?在线等!”

“刘……刘刘刘先生,请问您是刘先生吗?您您您这是清明节出来透透气?”

刘伯温也同样惊讶,一是惊讶后世之人清明节给自己扫墓的不少,二是惊讶能看出他们和自己并没有血缘关系,三是惊讶当代人的服饰着装,和他已知的每个朝代都决然不同。

他把目光转向叶璐:“主公?”

“明朝早都灭了,清朝也亡了,你都死几百年了。当然,但你对历史作出的功绩,在现代书籍里写着呢,这就是所谓的名留青史?”叶璐眸光一闪,并不纠正刘基的称呼。

“你的诚意伯庙有明正德皇帝、清乾隆大学士刘权之、于右任、章太炎、蔡元培、林森、居正、苏渊雷、沙孟海、裴昌会等书题的匾额楹联,现在也算是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后世之人偶尔会来旅游开开眼界,或瞻仰纪念古人,跟你去什么什么地纪念唐明皇或诸葛亮是一样的。”

只不过,挖先人墓可不厚道。

刘伯温苦笑一声,自己似乎还没有适应早已死的身份,现在已经是个‘名留青史’的祖宗了,是不是该为刘氏家族和自己开心?

他是个聪明的人,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,还面带和善笑容跟惊吓的众人行了一礼,“多谢各位还记着老夫,还帮忙打理墓穴孤冢至今。”

扫墓人不知该露各种表情:“!”

一个当地文物守护工作者憨憨一笑:“先生不用谢,不用谢哈。”

刚刚火速赶到的灵异部特工:“……”

正当他们的情绪百味交集时,叶璐已经领着刘伯温飘到数里地之外。

叶璐之前口中讲的复苏龙脉计划肯定不是假的,但龙脉遍布华夏,不是那么简单一句话一个动作可以全部恢复的。

而且龙脉龙脉,一听就会猜到和龙有关。

龙,传说中能能显能隐,能细能巨,能短能长,春分登天,秋分潜渊,呼风唤雨的神兽,也是炎黄部落中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