裂痕……”
“一个势力只能有一个最高领袖,辅公祏却能与杜伏威并驾齐驱,杜伏威筹谋许久夺了他的兵权,让辅公祏极为不满!”
“杜伏威入朝后,江淮军的兵权归他的义子王雄诞,政务交托给了辅公祏,还派人监视他。当年的好友居然成了被监视提防的对象,辅公祏自然满心不甘。”
“于是,辅公祏模仿杜伏威的笔迹,用反间计杀了忠于杜伏威的王雄诞,宣布脱离李唐的统治,起兵称帝!”
秦王李世民:“本王早就说了杜伏威是被冤枉的,可惜了。”
李渊:你是在可惜杜伏威吗?你是在给朕上眼药啊!
【辅公祏在丹阳(今南京)称帝,建国宋,控制住了江淮地区,带着江淮军展开反唐斗争。】
【武德七年,辅公祏与唐军对峙十个月后,终因寡不敌众,被唐将李孝恭、李靖、李绩等人击败,斩首于丹阳。身在长安的杜伏威也被牵连,忧惧而死。】
杜伏威大呼冤枉:“某是真的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啊,只想背靠大树好乘凉!”
辅公祏:“可是寄人篱下的日子哪有那么好过,某已经受够了!”
杜伏威:“若不是因为你,某还能在长安享受着王公贵族的生活,现在一切都完了,便是投靠李唐,李渊也会怀疑某!”
王雄诞突然出声:“李渊不可靠,李世民却很可靠啊!”
杜伏威眼前一亮:“是啊,某只想着李渊,却忘记了李世民,若是投入他的麾下,既能壮大他的势力,又能谋个从龙之臣!”
【杜伏威与辅公祏起义沉重打击了隋朝的统治,消耗了隋军的有生力量,为李唐平定天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。】
评论区
“杜伏威死后,他的旧部纷纷与其断了联系,直到贞观年间,李世民登基后才为其平反!”
杜伏威:“天幕曾说,那李世民如今就在晋阳?”
辅公祏冷哼:“李世民不过十八岁,你难道真要去投靠他?”
杜伏威满不在乎:“有志不在年少,李世民有胸襟,有能力,还有天幕的支持,定会取得远超历史的成就!”
投靠也要趁早啊!
【自隋炀帝大业七年(611年)王薄起义,到唐高祖武德七年(624年)平定辅公祏之乱,历时十四年的隋末乱世终于结束了。】
【这场动乱给天下带来了沉重的灾难,等到唐朝初立之时,天下人口只剩下了两百万户,锐减四分之三!】
【隋朝已经成为一个历史,在他的废墟上崛起的是一个辉煌的王朝,一个至今依旧会让我们心向往之的朝代!】
杨坚:别问,问就是心痛……
独孤伽罗:杨广你真是该死啊!
评论区
“我不怀念吃人的封建社会,但我怀念那个万邦来朝的盛唐!”
“九天阊阖开宫殿,万国衣冠拜冕琉!王维”
“忆昔开元全盛日,小邑犹藏万家室。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仓廪俱丰实。杜甫”
“长安回望绣成堆,山顶千门次第开!杜牧”
……
“如果无法回到过去,我们可以自己成为盛唐!”
……
李世民等唐初的君臣极为骄傲,天幕对古代的帝王将相都视若等闲,却想要回到唐朝,这可是莫大的荣耀!
李世民:“开元,不知是哪一代子孙的年号?”
长孙无忌:“公私仓廪俱丰实,繁盛程度远超开皇年间!”
魏征及时为他们浇了一盆冷水:“这句诗前面可是有个忆昔,这是对过去的回忆。”
李白:“开元年间,便是如今了,天幕终于提到我等了。”
高适:“哈哈哈,子美老弟,你的大名也上了天幕,可见,你将来定然功成名就,苟富贵勿相忘!”
杜甫却笑不出来:“诗词讲究抑扬顿挫,前四句扬起来,后面就该落下去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