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1983渔耕山海间 第295节(1 / 3)

梁自强听了一耳朵,发现这个老肖应该是比较热心关注形势动向的。

以梁自强上一世的经历来看,1985年这轮海货价格迅速走高之后,并没有回落,而是继续往上走了好多年。以前梁自强也是只知其然,不知其所以然,上一世也没太搞明白为啥海鲜能连年翻涨。

现在想想,确实也只有远销世界,以及放开议购议销这些原因,才能够撑得起那么久的红火走势,也让渔民的收入状况获得了改善。

当然,这个月看来还只是开了个头,涨个几分、一毛两毛。

再过些日子,必定还会一路往上。因为上一世他从篮子桥出来后,发现的现实真真切切,就是那样!

“肖站长,你这话讲得一套套的,跟做报告一样啊,听着还蛮在理的!”梁自强听完,接了句话。

“梁老板你今天出海回来了?”老肖闻言笑容都灿烂了几分,“我哪有这水平,这不是听了上边开会讲的那些话,一出门就过来现学现卖几句么!你这每趟回来,货都很猛啊!按最近价格这么个势头,最该笑抽的人就是你了!”

“那也不一定。海鲜先涨,接下来柴油价、人工费、生活物资,肯定多少也要跟着往上涨的。一来二去,其实跟以前也差不太多的!”梁自强打马虎眼地回答着,然后话锋一转问道,“明虾应该也涨了吧,涨得多不多?”

所有的价格走向中,他最关心的当然是明虾了,也就是东方对虾。

明虾83年是每斤一块二,然后一块五,到了1985年他被放出来时,猛然就发现跳到了十二块,这个总趋势他是非常清楚的。

(注:上图中的历史文献,价格均为批量收购价,非零售价)

但他还想搞得更明白一点,到底是在几月份开始涨到十二块那个价位上去的。

“你这次拖到了很多明虾?”老肖声音略提高了些,“那你更是要发笔大的了!这次涨得最猛就是明虾,我们站里面收购之后要转去出口创汇的,最多也是明虾!这两天涨到三块了!”

“涨这么多?”朱天鹏他们闻言都是大吃一惊的神情。

“那还涨真快!”梁自强也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,但心里却有些失望。

至少到目前为止,还没有一举飙到十二块。只是速度上,已经远远盖过其他海鲜的势头了。

“这次滑皮虾倒是拖到一点,没搞到明虾。我先问一嘴,平时遇到明虾的机会还是蛮多的!”梁自强随口解释了一下。

他这次确实是没拖到明虾,可他家里头那几亩虾塘,明虾可不少啊!

从6月底虾苗脱落母体开始,到现在养了也有六个月还多了,目前已经都长成了成熟的明虾,可以出货上市了。

当然他这是自然喂养,没有使用后世那么多的技术手段。否则,按后世那套是可以将养殖周期压缩到极短的,根本都用不了六个月就能上市。

但现在听老肖这么一说价格,他迅速就在心里决定了,先不急着出货,明虾在塘里再养养。三块,这离他早就定好的预期价格差得还远着呢!

反正投喂的丰年虫对他而言几乎做到了成本无限接近于零,搭配买点花生麸也耗不了几个钱。就算再多养些日子,完全等得起。

但是,一旦等到价位攀升到接近十二块那个阶段的来临,到手的收入可就完全不一样了!

一边唠嗑,梁自强这趟出海的鱼获也已经按照事先在船上就已经做好的分类,分别称完重,算完钱。

鱼获量的确跟以前没怎么变,还是十五吨稍出点头,但由于所有鱼虾的价格基本都变了,给梁自强带来钞票的变化却是极为明显。

往常同样鱼量,扣完三个点的税收能有一万一左右,这次却是直接去到了一万三千零六十多!就算除去油费工钱以及其他的各项开支,还能赚到一万二千!

整个一月,果然海货价格还在陆续往上走。接下来的两次出海,梁自强每次收入都在一万二千多。后续的两趟,加起来收入两万五千多!

可惜的是,腊月之后天气越来越冷,北风呼啸、大浪翻滚的日子也越来越多。2月1号已经是腊月的十二号,梁自强发现适合出海的日子越来越少了。

显然,即将春节的2月份是不可能达到1月那样惊人的收入了。

1月由于天气还算比较适宜大船出海,他紧锣密鼓,总共出了四趟海,收入加起来达到了四万七千左右!

那四万多,他又先后去了两趟银行。而且考虑钱多了,最好还是不要都存到同一家银行,于是这四万七千块是去找了工商银行。

工商银行在浅锣区并没有支行,结果他还是特意舍近求远,跑到相邻的滨舟区,办理了开户,然后存了定期。

这次他再次肯定了,“有奖储蓄”在这年头绝非一家银行的特例之举。相比之下,工商银行的“有奖储蓄”动静更大,搞得更为热闹。

这次他一发狠,另外拿出十张大团结,存了二十张五元的小额定期存单。这可意味着二十次的摸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