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言不发只有一个原因,自家儿子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,让他的意念产生了动摇。
可是看着自家老子嘚瑟的样子,他怎么都不肯认输,于是说道:
“这些还不都是陈景恪教他的,要夸也应该夸陈景恪。”
朱元璋气的吹胡子瞪眼,‘砰’又是一巴掌拍在桌子上。
恰好一名小太监端着茶进来,听到这声音吓的浑身哆嗦。
“啪。”托盘连带茶杯整个打翻在地。
小太监彻底慌了,‘噗通’跪在地上,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
太监总管孙福心中一惊,站出来呵斥道:
“大胆,竟敢惊扰到陛下和太子殿下,还不快向陛下请罪。”
那小太监这才恢复一些理智,连连叩头:“请陛下恕罪,陛下恕罪。”
朱元璋不耐烦的道:“多大点事,收拾收拾再换两杯,下次小心点不要再犯。”
那小太监如遇大赦:“谢陛下天恩,谢陛下天恩。”
孙福也惊讶不已,不做任何处罚,就这么放过了?
能伺候皇帝的宫女太监,都是他的心腹,这个小太监也不例外。
方才他主动出声呵斥,就是想看看有没有机会,替小太监求情。
结果,皇帝竟如此轻描淡写的,就放过了此事。
实在是开天辟地第一遭。
不过想到那封密信,他心中顿时就了然了。
因为太孙的事情,皇帝正在兴头上。
想到这里,他暗暗擦了一把汗。
好悬啊。
回头一定要好好教育一下那小太监,千万别出这样的失误了。
否则,谁都救不了他。
这个小插曲并不影响朱元璋的兴致,从儿子手里把密信夺过来。
“你不稀罕就别看了,咱的乖孙咱稀罕。”
然后反反复复的看了一遍又一遍,每看一遍脸上的笑容就灿烂几分。
朱标更是无语,这哪有一点皇帝的样子。
不过他自己心里也非常高兴。
虽然嘴上说这都是陈景恪的功劳,可若没有一定的智慧,也无法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。
且方孝孺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肯低头的。
当初宁愿不做官,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追求。
现在被自家儿子驳斥的不发一言,那是被说破了道心。
咱朱标的儿子,果然聪慧。
像我。
像我啊。
越想,他心里就越得意。
眼睛看着账本,心思却早就不知道飞哪去了,半天都没有写下一个字。
过了许久,朱元璋终于放下密信,问道:
“太孙回宫没有?让他来见咱……不,咱去看看他。”
第67章 温馨的一家四口
回到乾清宫,陈景恪疲惫的坐在椅子上直喘气,跑了一整天挺累人的。
但朱雄英看起来依然很兴奋,刚坐了没一会儿,就起身道:
“走,我们去给皇祖母请安。”
陈景恪心下莞尔,什么去给皇后请安,不过是借口罢了。
肯定是今天秀了一把,忍不住想要在家长面前炫耀一下,并得到夸奖。
不过看破不说破,他假装什么都不知道,起身跟了过去。
一路来到坤宁宫,在花园里见到了马秀英。
朱雄英一溜烟跑过去,牵住她的手撒娇道:
“皇祖母,我来看你了。”
陈景恪远远就行礼:“见过娘娘。”
马秀英先是朝陈景恪颔首,然后看向自家大孙子。
她是什么人,一看就知道这小子肯定做了好事,来自己这里求表扬来了。
心下也不禁好奇,不过面上却故作平静的道:
“站好了,身为太孙这样成何体统。”
朱雄英那叫一个委屈,不过还是后退两步,重新见了礼。
“皇祖母福寿安康。”
陈景恪心下好笑,他自然看得出马秀英在故意逗弄朱雄英,就饶有兴趣的站在一旁看热闹。
马秀英暗笑不已,问道:“听说你今日出宫了,给我说说都做什么了?”
朱雄英马上就来了精神,东拉西扯讲今日的见闻,话题很快就到了酒楼。
说到这里,他故意卖关子的停了下来,目视马秀英。
那眼神里分明写着三个大字:快问我。
然而马秀英哪会如他的愿,故作失望的道:
“我还以为你在外面见到什么好玩的事情了呢,原来就是到处转一转啊。”
朱雄英急了,连忙说道:“有的有的,在状元楼孙儿见到了方孝孺。”
马秀英眉头一挑,随意的道:“方孝孺是谁呀,很有名气吗?”
朱雄英不禁有些泄气,只能介绍道:
“他是年轻一辈读书人中的翘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