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她为圣祖生下第十六子允禩,后来序齿为八阿哥。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,内务府为新封的两位嫔位分派内管领。5结合前后信息来看,这两位嫔位即是已经生育皇子的良妃和敬敏皇贵妃。至于良妃在此之前的位分等级,目前尚不清楚。
康熙三十九年,良妃作为第二批得到正式册封的后宫主位被封为嫔位。最后,于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薨逝。根据康熙朝内务府《奏销档》记载,在康熙五十一年内务府办理良妃丧仪时曾经提及:“查得,去年十一月十六日奏信之内,有‘若良妃事出,送至花园6,待满百日之后,将奉往陵寝安放等事另行议奏。”等语。”7表明良妃在生前已经晋封为妃位。而在康熙四十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《口奏绿头牌及白本档案》,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条,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:《内务府奏销档(缩微胶卷)》。
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:《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》,上册,第32页。
3谨按,和硕廉亲王允禩分府之后被封入正蓝旗。
4《奏销档案》,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初五日条,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:《内务府奏销档(缩微胶卷)》。
5《口奏绿头牌白头本档案》,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一日条,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:《内务府奏销档(缩微胶卷)》。
6谨按,此“花园”位于朝阳门外。
7《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》,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初三日条,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:《内务府奏销档(缩微胶卷)》。
六年的宫分档案内,良妃仍只是嫔位。1由此可知,良妃晋封妃位是在康熙四十六年至康熙五十年之间,具体时间则不明。
根据《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》记载,在雍正四年二月时,多罗诚隐郡王允祉、和硕恒温亲王允祺和硕淳度亲王允祐联名上奏,提及圣祖曾就允禩不孝不义之事面谕他们兄弟三人,其中有一条为:“允禩母妃病笃时,遗允禩之言曰:‘尔皇父以我出自微贱,常指我以责汝。我惟愿我身何以得死。我在一日,为汝一日之累。’因而不肯服药,允禩亦不尽心医治。”2满文原折之内容与其基本一致,只是更加口语化,较为生动一些。由此可看出,在良妃薨逝之前,由于允禩谋求储位等举措,使得良妃之处境相当尴尬。
[封谥释义]
良妃的封号为“良”。因为当时制度尚未健全,所以此封号是取自汉文喻意,满文方面未作意译,仅音译作“liyang”3。至良妃薨逝之后,其封号自动变为谥号,遂重新意译作“nohon”4,意为“循良”“老实”。
第七节 清圣祖康熙帝后期的有号主位
一、成妃
[简介]
圣祖成妃,原镶黄旗包衣后抬镶黄旗满洲戴佳氏,司库卓奇之女。至迟在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已经入宫。康熙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,生第十五子和硕淳度亲王允祐。其间位分等级不明。康熙四十八年三月,晋封为嫔级。康熙五十七年四月十九日,诏封为成妃。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,以大学士萧永藻为使,册封为成妃。雍正元年六月,获准出宫,移居于和硕淳度亲王允祐府邸。乾隆五年十月三十日薨。乾隆六年三月二十四日,奉安景陵妃园寝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1《呈报康熙四十六年乾清宫毓庆宫贵妃妃嫔等人数清单》,嘉庆元年,档案号:04-01-14-0015-018,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。
2《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》卷4,四库全书本,第5页b、第6页a。
3《口奏绿头牌白本档案》,康熙五十一年二月初三日条,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:《内务府奏销档(缩微胶卷)》。
4《为列祖列宗册封妃嫔字号事咨覆》,嘉庆六年正月,档案号:03-0197-3622-027,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。
[家族背景]
圣祖成妃出身穆克谭系戴佳氏,此系的祖先情况暂时不明,世居杭佳地方,在清初入旗时已经拥有许多支系,是清代戴佳氏一姓之中最庞大也是最著名的一系。其中,被編入镶蓝旗满洲的穆克谭,因战功获封一等男爵位,赐号话恩多巴图鲁,授予世管佐领,位列十六大臣之一,阵亡之后得谥忠勇,在各个支系之中名位最为显著,故而谨以穆克谭之名为此支系命名。成妃的祖先是穆克谭的同族,被编入镶黄旗包衣,入旗的始祖名为兑齐。
兑齐之孙名为卓奇,仕至内务府司库,是内务府的中级官员,即成妃之父。卓奇的胞弟中,准泰仕至二等侍卫,国泰仕至治仪正。堂兄弟中,色赫功封骑都尉,仕至包衣佐领;翁爱功封云骑尉,仕至护军参领。卓奇之侄喝鲁仕宦尤其出色,承袭色赫之骑都尉爵位,仕至总管内务府大臣,跻身高级官员之列,是与圣祖关系相当亲近的大臣。1
成妃家族之旗籍原为镶黄旗包衣第一参领第一满洲佐领,康熙十九年时,因噶鲁当差得力,被施恩抬出包衣旗籍,编成镶黄旗满洲第二